會議時間:2023年8月21日,星期一 會議地點:金鷹酒店8樓A廳 |
時間 |
會議內容 |
主持人 |
上午08:00 – 08:15 |
開幕式、嘉賓介紹 |
沈浩 |
上午08:15 – 08:20 |
主辦方合肥工業大學張興教授致詞 |
沈浩 |
上午08:20 – 08:25 |
承辦方校領導致歡迎辭 |
沈浩 |
上午08:25 – 08:30 |
教育部高等學校電氣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吳在軍教授致詞 |
沈浩 |
上午08:30 – 08:50 |
參會嘉賓合影 |
王國新、程木田 |
上午08:50 – 09:10 |
教育部高等學校電氣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吳在軍;報告題目:淺談如何組織課程教學-從專業認證的視角 |
程木田 |
上午09:10 – 09:30 |
合肥工業大學張興教授;報告題目:電力電子技術教學中的人生感悟 |
程木田 |
上午09:30 – 09:50 |
安徽工業大學沈浩教授;報告題目:緊扣五個要素,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專業群 |
程木田 |
上午09:50 – 10:10 |
合肥工業大學黃海宏教授;報告題目:電力電子技術系列課程體系建設 |
程木田 |
上午10:25 – 10:45 |
安徽理工大學周孟然教授;報告題目:行業背景下電氣類專業“1234”實踐教育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
程木田 |
上午10:45 – 11:05 |
安徽大學張德祥教授;報告題目: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專業建設思考 |
程木田 |
上午11:05 – 11:25 |
安徽建筑大學張潤梅教授;報告題目:安徽建筑大學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建設 |
程木田 |
上午11:25 – 11:45 |
固緯電子大中華區、東南亞總經理郭國棟;報告題目:固緯電子助力新能源與電力電子實驗平臺的開拓之路 |
程木田 |
上午11:45 – 12:00 |
芒課張貴敏;報告題目:電力電子&電力傳動&新能源產教融合基地建設 |
程木田 |
下午14:50—15:10 |
合工大馬銘遙教授報告;報告題目:“上好一門課”的探索與感悟 |
沈浩 |
報告人簡介:
報告人1:吳在軍;教授、博士生導師,IEEE Senior Member,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高級會員?,F任東南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同時擔任教育部高等學校電氣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中國電力教育協會電氣工程學科教學委員會主任委員、全國電力系統管理及其信息交換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82)委員、全國微電網與分布式電源并網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564)委員、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分布式發電及智能配電專委會委員、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繼電保護專委會委員、江蘇省電工技術學會理事長等學術職務。主要從事分布式發電與微網、交直流配電網、配電設備健康預測與智慧運維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各類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近20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SCI/EI收錄論文150余篇,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00余件。先后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以第一完成人獲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11)、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10)、江蘇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10)。入選東南大學第三屆 “我最喜愛的研究生導師”之十佳導師。
報告人2:張興;合肥工業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二級教授、博導、斛兵學者、安徽省政協委員,現任合肥工業大學可再生能源接入電網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主任,IEEE 高級會員、中國電源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電源學會新能源電能變換技術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力電子學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自動化學會電氣自動化專委會副主任委員、臺達教育與環境基金會“中達學者”,2008-2016年任合肥工業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副院長,《電力系統自動化》編委,IEEE JESTPE 副編輯,中國電氣工程英文刊CJEE副主編。在新能源發電及其電力電子技術領域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重點研發計劃、支撐計劃、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以及產學研等科研項目多項,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出版專著、教材7部、其中國家規劃教材1部,獲授權發明專利60余項,獲省部級科技獎5項。領導團隊與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開展了20多年長期而富有成效的產學研合作,使多項成果實現了產業化。
報告人3:沈浩:教授,博導,副院長,2011年獲南京理工大學博士學位,2013-2014年于韓國Yeungnam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榮獲安徽省高水平導師、安徽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安徽省教壇新秀、安徽省向上向善好青年提名獎、馬鞍山市十大杰出青年等榮譽稱號,連續3年入選ESI全球高被引科學家,連續2年入選愛思唯爾-軟科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入選美國斯坦福大學發布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安徽省高校拔尖人才支持計劃以及安徽省一流專業負責人?,F擔任本學科5種國際主流期刊(含學會指定A類期刊)編委、多個國際國內會議的出版主席和程序委員會委員,擔任中國自動化學會青工委委員,中國“科學探索獎”評審專家庫成員等國內外學術兼職。近5年來,已在本專業IEEE Trans系列top期刊(IF>10)發表論文16篇,1篇被科睿唯安評為a featured Fast-Breaking Paper,3篇入選科技部中信所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出版中英文專著2本。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安徽省優秀青年基金、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學重大項目、企業重大產學研項目等16項科研項目,主持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安徽省教學研究重點項目、安徽省省級線下課程等教學項目各1項。授權國家專利4項,榮獲二等及以上省部級科研獎勵5項(包括第一完成人獲得2021年安徽省自然科學一等獎)。指導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2項,指導學生獲得教育部中國智能制造挑戰賽國家二等獎,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安徽省賽銅獎。
報告人4:黃海宏;1973年1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電源協會新能源電能變換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安徽省核聚變工程技術及應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合肥工業大學(自然科學版)》編輯委員會委員。安徽省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省級教學團隊負責人,主講本科課程“電力電子技術”, 作為主編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電力電子技術》(第二版)和普通高等學校電氣類一流本科專業建設系列教材《開關變換器設計與應用》。長期致力于電能質量和高功率因數雙向變流器等數字化電源、退役動力電池健康狀態快速評估技術、電力系統帶電檢測等方面的研究;研制的等離子體垂直位移快速控制逆變電源(±1.6kV/±9kA),2014年應用于國家大科學工程核聚變托卡馬克EAST裝置,穩定運行至今。2013年至今已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項目子課題2項,安徽省科技重大專項1項,企事業委托項目20余項;2015年獲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13年獲合肥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報告人5:周孟然;1965年6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執行院長,安徽理工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的二級學科“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學科帶頭人。2007年獲“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2009年獲安徽省教學名師、2019年被評為安徽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2009年獲第二屆“淮南市青年科技創新獎”、2010年獲淮南市政府特殊津貼;1988年淮南礦業學院獲學士學位、1997年淮南工業學院獲碩士學位、2006年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獲博士學位;安徽省煤炭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理事、安徽省儀器儀表學會理事、安徽省煤炭行業通訊及監測監控專業專家、安徽省煤炭工業協會通訊及監測監控專業組專家、安徽省電能質量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安徽省儀器儀表學會理事;主要從事礦山機電系統監測、光電信息處理、煤礦安全監測監控方面的研究。
報告人6:張德祥;碩士生導師,教授。1993年7月畢業于安徽大學工業自動化儀表專業并獲得學士學位,同年留校任教,2006年在安徽大學獲得電路與系統專業碩士學位,2011年在安徽大學獲得計算機技術應用專業博士學位。主要承擔自動控制理論、現代控制理論等本科課程的教學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面上項目一項、安徽省教育廳重點項目一項。主要研究方向為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在圖像處理中的應用。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累計發表論文八十余篇,其中SCI/EI收錄四十余篇。
報告人7:張潤梅;教授。2015畢業于合肥工業大學獲博士學位;1993.7進入安徽建筑大學工作至今,一直從事計算機專業教學、科研及管理工作,2009年晉升教授。獲安徽省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安徽省第五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2項,獲得軟件著作權10項。在二類以上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其中“Case Study of BIM-Based Building Energy Evaluation”等EI收錄論文4篇。指導學生獲得中國機器人大賽暨Robocup公開賽特等獎3項,一等獎8項,二等獎15項,三等獎22項,并從2010開始,連續6年獲得機器人足球世界杯總決賽的入場券。
報告人8:郭國棟;固緯電子大中華區、東南亞總經理
報告人9:安徽芒課教育副總經理、電力電子&電力傳動&新能源產教融合基地;
報告人10:馬銘遙;現任合肥工業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教授,學術博導,工程博導。安徽省百人計劃特聘專家,黃山青年學者,IEEE Senior Member。曾就讀于浙江大學獲得學士和博士學位。先后于美國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大學、英國 Newcastle University大學從事訪問學者和助理研究員工作。2015年全職加入合肥工業大學工作至今。曾獲中國電源學會優秀青年獎、中達青年學者獎、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安徽省教壇新秀,安徽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工科組一等獎第一名,安徽省高校教學創新設計大賽正高組一等獎,全國高校教學創新設計大賽正高組二等獎。曾獲中國電源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排第2),安徽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排第3)等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二等獎1項。多次獲得本領域重要國際會議最佳論文獎、杰出報告獎,以及高影響力學術期刊論文獎等榮譽。目前擔任 IEEE PES Long Range Planning (LRP) 委員會委員(SC-3:Chapter Activities, Membership Development),WiE Subcommittee, IEEE PELS Membership Committee-China副主席,中國電源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IET Energy Conversion and Economics、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以及《中國電氣工程學報》、《電源學報》編委,機械工業出版社電氣精品教材叢書編審委員會委員。